Moscow,mule

some sentences, some pics, some moment…

jz record some shittttt things or maybe beauty monents in my life.

「不要抱着任何期待的看电影,才是最正确的姿势」

你去看一场电影的原因是什么?


「这部电影貌似很火欸?」「朋友推荐说好看」「电影的阵容制作很强大,去看看总没错吧?」「xx网评价高分」「电影导演/演员是我喜欢我要去支持」「就是想看一场电影而已哪有那么多废话」…


可能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期待去看一场电影,起码我审视我自己是有这样的毛病,尤其是对导演、对制作、对演员对认可,去鉴赏一部作品。当看到评价特别好的时候,会特别特别的期待。就好比说,看哈利波特系列和神奇动物去哪儿,后者虽然没有出书在先,但大家冲着J.K罗琳无论什么原因都无法阻挡立马买票的冲动,无视作品的在大众的评分只要是J.K罗琳的作品这个吸引力已经胜过其他一切考核原因了。同样,Marvel系列也是如此(写这篇的时候老爷子刚好去世了,去世那一刻,我刚好因为某些原因也没睡,有些震惊,却也无可奈何自然的无常,金庸老爷子走了,斯坦利老爷也一并归去,也许上天一起收回他们在人世间的时间,是另有打算呢?)那如果说不是系列型的作品,那需要审视的可能就是参演演员的演技、口碑,导演美指等等的名气以及作品风格,再到故事情节,然后再看看评分,可以接受的便去看了。


我曾很久没有写作过了,因为写任何东西,情绪,分享某物某事,当不想被窥视的时候,总是无可奈何防无可防的被偷窥。所以有时候,不写,才不会遗留任何日后被揣测当时写的原因写的感受写的事赤裸裸的暴露于自己始未料及的状况之中,免了许多麻烦。


然而,我知道我内心对文字的热爱。


对丧失撰写文字能力的可惜。


其他的话貌似说多了。


接上面的话题,如非上面二者原因,小制作非豪华班底的电影,则看故事内容、拍摄手法以及普遍大众传开的口碑了。像我喜欢的「喜马拉雅的天梯」「齐天大圣」还有我知道是好的作品「二十二」等等。


可能我们在这个世俗的世界生活时间长了,不免习惯了以上三种方式去选择电影。


然而,我们有问过自己为何要看一场电影吗?


又有多久没有好好安静的看一场电影。


我记得我去看「黄金时代」的时候,全场只有3个人,没有人在吃爆米花,各自占着自己的“小地盘”,也没有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看完一场电影。虽然电影貌似评分也没有多高,但由于如此死寂般地安静,我很自然而然的沉浸在了主人公的情绪,思绪,情感之中,一起哭,一起悲欢起落。同样的「喜马拉雅的天梯」一样,安静的星空,对自然的敬畏,朴实的藏族同胞,唤起我在喜马拉雅大本营的冷冽空气的回忆,在帐篷里围着烧热水的暖炉聊天,给帐篷的主人和孩子拍照。也许电影最后评分不高,或者相对没有卖座,但迄今为止我对他们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


安静的观影,我敢肯定是正确的观影姿势。


在家看电影的我也喜欢在密闭的黑暗空间里,而此刻我想首推电影是「Youth/年轻气盛」。


来这个城市一年多了,我想我最不习惯的是,普遍很多人喜欢一边看电影,一边用影响别人观影的声音音量讨论剧情。最记得上一次是看Marvel系列的,坐我后面的男生一直在大声的碎碎叨叨剧情以及给他的女伴大声的絮絮叨叨他的猜测什么的。看完整场电影,我现在已经忘了电影的情节,却还记得我烦躁压抑着怒气的整场的情景。


还有前几天看的「你好,之华」,前面大半个小时其实都还好,旁边的人安安静静的,突然不知道在哪冒2个女人坐在我原本空的左手边,一个开始和另外一个安利前面的剧情(我心想,可能她朋友错过了前面的情节,说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然后后面还是一直在讨论,一个和另一个说这个男主是傻x(原话,无任何多余修饰),一个说我很无聊开始玩手机,另一个开始在安静的环境中稀里哗啦往嘴里倒薯片。


每个人来电影院观影都是花了钱的的确,然而在公共场合观影还是要保持必要的安静来互相尊重各自的观影体验吧。


所以后来,在我深深呼吸了好几口气又叹气之后,我拿起我喝完了的饮料杯子,起身跨了2行往最后一排的空位子坐去了。


虽然在最后一行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她俩絮絮叨叨的声音,倒薯片哗啦啦的声音,总比就在耳朵旁边发生的影响好多了。


又说偏了。


说说「你好,之华」吧,我是的确是冲着对岩井俊二的喜爱去的。我知道只是他拍的第一个中国故事的电影,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首拍中国电影可能会没有那么“岩井俊二”的风格?)。然后片头便出现了陈可辛导演的名字(无敌意,只是觉得,啊,是不是没那么岩井俊二了呢),所以我又好生失落了一番。然而,整场观看下来,(即使中间被隔壁观众的杂音影响到了多少会走神)我发现,岩井俊二还是岩井俊二。台词变成中文了(丢失了那么一点点译书的味道),但反反复复的那一句台词却让我很想再看第二遍,立刻看第二遍。这是一个在和时光一起走着的男人,他依然是岩井俊二,也许他如今想表达的不是青春的萌动,而是对青春、对过往抱着美好憧憬年少的自己,一种怀缅且不弃。


看完「你好,之华」,我是“如鲠在喉”的感觉,平静和悲伤同时从肺腔涌上喉咙,发不出一丝声音也不想发出任何声响。电影观毕,不想听到外界嘈杂纷扰的声音,匆匆戴上耳机继续听岩井俊二的音乐。不想这种“美好”的感受“稍纵即逝”了。


昨天我看到朋友发出对「你好,之华」的失望之词,说觉得是中国版「情书」罢了。


也许这就是带了太多期待去看这部作品后产生的失望吧。


相反,我并没有抱着太多期许甚至经历做好失望的心态去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时候,却“自认为”收获了更多可贵的观影感受。


或许,下次看电影,大家都该试试“不抱任何期待的看电影”,更客观的审阅一部电影,跟着导演、跟着故事主角走着、感受着,才能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何乐而不试呢?或许这个姿势才适合你。:)


(五年后写的第一篇)

评论
热度(8)

© Moscow,mule / Powered by LOFTER